中芯國際,利潤暴漲166%
5月8日晚,中芯國際股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,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,中芯國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成績單”:單季度凈利潤13.56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達到166.5%,如果看經營利潤,同比更是增長了127倍。
據公開財報顯示,一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2.27美元(約163億元人民幣),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三成;環比也小幅上漲了1.8%。毛利率為22.5%,和上季度基本持平。而產能利用率達到了89.6%,相比上一季度提升了4.1個百分點,也比去年同期的80.8%明顯改善。
最主要的“爆點”是利潤大增。這一季度中芯國際的毛利為505.9百萬美元(約36.47億人民幣),同比翻倍還多,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2766.6%,也就是原來是幾千萬,現在是幾個億。這種增長的幅度,在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仍處低位復蘇階段的背景下,是非常罕見的。
利潤大漲的原因其實不復雜,歸結起來就兩個字:賣得多。
從出貨量看,一季度中芯國際共出貨晶圓229萬片(折合8英寸標準片),相比去年同期的179萬片,增長超過27%。同時,產品結構也優化了:消費電子、工業與汽車這兩個板塊收入占比都有提升,尤其是工業與汽車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7.2%提升到今年的9.6%,反映出中芯國際在新興領域的拓展取得了進展。
2025年一季度,中國市場占比為84.3%,比上一季度下降了近5個百分點;美國和歐亞市場占比則分別提升至12.6%和3.1%。
這一變化顯示出,中芯的訂單正在從國內慢慢擴展到國際客戶,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環境復雜的背景下,這樣的變化更具意義。
至于收入構成,還是以晶圓制造為主,占比達到了95.2%,是中芯國際的核心業務。而從用途上看,消費電子、智能手機和電腦這三大應用方向占據了主要份額。其中消費電子占比超過四成,是當前最主要的收入來源。
產品尺寸方面,12英寸晶圓業務繼續是絕對主力,占比78.1%,8英寸晶圓則占21.9%。12英寸晶圓一般應用在高端芯片的制造中,這說明中芯在先進制程的產能利用上正在穩步推進。
當然,這份財報也不是沒有“隱憂”。展望第二季度,中芯國際給出的收入預期是環比下滑4%至6%,毛利率也將下降到18%到20%之間。
公司聯合CEO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會上坦言,目前市場能見度不高,尤其是中美之間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,對未來的客戶需求仍可能產生影響。雖然在過去一季度,美國客戶的訂單有提升,但從整體上來看,這種變化還不能扭轉大局。
中芯國際表示,下半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,會提供應變和抵抗風險的能力,最主要還是保持定力,做好本業,做好當下。